
五月時(shí)節(jié),巍巍大別山疊翠流芳,皖西大裂谷石幽山綠。
春游江淮行至六安,漫游大別山,探自然遺跡,賞地貌之美。

霍山縣大別山景區(qū)(攝影師:夏林夏陽)
皖西大裂谷
“裂谷”,是罕見的山裂奇觀,被稱作地球的美麗傷疤。在許多人的印象中,裂谷是一條狹長黑暗、陰森恐怖的斷澗深淵,其間荒草叢生,怪石嶙峋。

金安區(qū)皖西大裂谷(圖源:皖西大裂谷景區(qū))
然而,皖西大裂谷溫柔得多,它更像地球的一道暗影紋身。蒼翠的林木鋪滿山崖,灌木叢散落其間,山坡上野草青青,繁花遍布,一片生機(jī)盎然。

金安區(qū)皖西大裂谷(圖源:皖西大裂谷景區(qū))
皖西大裂谷,流淌著的是地質(zhì)時(shí)代饋贈的回響與印記,處處留下巍峨深沉的意境。1800米峭壁與深谷交相呼應(yīng),兩壁巖石直立,如刀削斧砍。踏上懸于絕壁間的棧道,入眼是布滿歲月滄桑的地質(zhì)奇觀。正午時(shí)分,穿透崖壁間縫隙的“一米陽光”,溫暖每一個(gè)游人。

金安區(qū)皖西大裂谷(攝影師:donshen)
鬼斧神工的裂谷地縫,隨著時(shí)光沉淀下來,瑰麗奇特的地貌有了生命,有了靈性,穿越地質(zhì)和歷史的景象衍生出更多的綺麗傳說。
大別山石窟
離皖西大裂谷不到10公里,是地質(zhì)景觀大別山石窟。上億年的時(shí)光打磨才有了如今的天然奇觀,大大小小石窟不計(jì)其數(shù),最小的石窟僅容一人蜷身,最大的石窟——敞巖可同時(shí)容納數(shù)千人。

金安區(qū)大別山石窟(圖源:六安市大別山石窟風(fēng)景區(qū))
在這里,你不僅可以觀億萬年的石窟群,感嘆奇峰幽谷的鬼斧神工,還可游園賞林,一朝看遍大別山原生態(tài)林木。逶迤山嶺間的石窟群層層疊疊,千姿百態(tài)的怪石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幽谷之中還有香氣凝人的百花園,風(fēng)光迷人。

金安區(qū)大別山石窟(圖源:六安市大別山石窟風(fēng)景區(qū))
大別山主峰景區(qū)
巍巍大別山,主峰在霍山。若想一窺大別山的秀美巍峨,得深入霍山縣的大別山主峰景區(qū)。

霍山縣大別山主峰景區(qū)(圖源:霍山微旅游)
大別山,一山分二水(長江、淮河),一山分二國(楚、吳),一山分二景(南北氣候、景致差距大),這條橫臥中原的山脈因此得名“大別山”。相傳司馬遷游歷名山大川時(shí),踏上大別山主峰也不禁感嘆:“山之南山花爛漫,山之北白雪皚皚,此山大別于他山也!”

霍山縣大別山主峰景區(qū)(圖源:霍山微旅游)
主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,為大別山最高峰。山勢磅礴,巍峨壯麗,形如白馬騰空,雄踞大別山之巔。崇山峻嶺之間常年云霧繚繞,波瀾起伏,浩瀚似海。山中林深谷幽,潭澗星羅,清溪激湍,交響成韻,奇巖怪石,惟妙惟肖。

霍山縣大別山主峰景區(qū)(攝影師:夏林夏陽)
大別山的美不止在峰巔,沿途也是一樣美不勝收。不僅有明媚盛開的花朵,青翠的竹子,更有地皮、野菜等自然饋贈,還有不時(shí)被驚起的鳥兒,心境也隨著旅途變得恬淡寧靜,覓得陶君筆下“久在樊籠里,復(fù)得返自然”的心境。

霍山縣大別山主峰景區(qū)(圖源:海淀村民)
撩人春日,江淮大地贈我以詩歌、流水、鮮花與飛鳥,不妨行走在大別山的峰石之間,盡享山野慢生活。